我一下子紧张了起来。这个名字我听过太多遍了。我虽尚未见过他,他在我心里早已是一个带着光的人。
我对许砚的最初印象来自于课题组同门的只言片语。他是宋老师的得意门生,大家提起他时,总是带着一种既佩服又敬畏的语气。说他在项目答辩会上总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击中要害,也曾在一场几乎全组都放弃的申报里,硬是熬了几个通宵,争取到了立项指标。更有人传过,周院长对他青眼有加,想要挖他进自己的团队,说是要他点头,立马有位置安排。对于我们这些刚入学的学生来说,许砚就像是一个传说,是课题组毫无争议的顶梁柱。
我诚惶诚恐地通过了许砚的好友申请,规规矩矩地向他问好,还附带上了表情以示乖巧。他倒没有客套太多,礼貌性回我之后便直奔主题: 师妹,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
江南道长